当前位置: 首页 > 审判动态

“集中宣判周”收官后,他们有话说

发布时间:2019-12-14 09:02:40 来源:最高人民法院

  12月13日,随着首例生物基因技术药物专利申请复审行政案件的落槌,最高人民法院知识产权法庭2019年“集中宣判周”正式收官。
  该案宣判后,法庭举办了“最高人民法院知识产权法庭集中宣判周各界旁听代表座谈会暨媒体集体采访会” ,以回应社会对本次活动的热切关切,汇聚知识产权保护合力。


 法庭为何要选择这6件案子进行集中宣判?
记者关心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的哪些大事?
在校学生旁观庭审宣判后都有哪些感悟?
 


 最高人民法院知识产权法庭
分党组副书记、副庭长  王闯


  最高人民法院知识产权法庭的设立,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建设知识产权强国和世界科技强国的战略高度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全面深化司法改革、推进公正司法的重大改革举措,是严格保护知识产权、服务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营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的重大制度创新,在我国法治建设和人民司法事业发展史上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知识产权法庭成立近一年来,我们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工作,坚持以周强院长“高起点、高标准、高水平、国际化”的要求,紧紧围绕中央赋予的职责使命,重实绩、求实效,努力加强知识产权法庭建设,以国际一流的人才、制度、设施保证裁判的质量和效率,不断提升中国法院在知识产权保护领域的公信力和影响力,切实把集中统一审理技术类知识产权案件的制度优势转化为保护效能。
  法庭在实际运行中彰显中国特色制度创新和制度优势。突出体现在:第一,在法庭设立分党组,确保法庭建设和发展的正确方向。第二,依法集中统一管辖技术类知识产权案件,保障科技创新。第三,实行中国特色飞跃上诉制度,确保裁判标准统一。第四,在全国优选、借调法官和法官助理以及技术调查官,汇集天下英才审理技术类案件,体现“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第五,法庭成立后,在全国范围内形成了“1+76”的技术类知识产权审判格局,提升了全国技术类知识产权审判机构的整体效用。第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依托最高法院巡回法庭开展巡回审判,方便当事人诉讼,最大程度降低当事人诉讼成本。第七,为解决全国法院技术调查力量不均衡的问题,法庭统筹调派全国法院技术调查力量,建立全国法院技术调查人才库和共享机制。第八,充分发挥科技助力司法审判的作用,法庭大力推进信息化与智能化建设。此外,据统计,法庭从事国际交流活动20余次,备受国际关注。
  以上是法庭的基本情况。下面我介绍一下本次集中宣判周的情况。
  12月9日至12月13日,法庭集中宣判了6件具有标杆意义的案件。其中,既有专利案件,又有植物新品种案件;既有基因工程等前沿科技领域案件,又有医疗器械等民生领域案件;既有裁判规则创新,又有诉讼程序创新。有关案件的妥善裁判和审理创新,是知识产权法庭作为司法改革探索者、科技创新助推者、技术类案件审判主导者、公平竞争维护者、国际规则引领者的重要举措和探索。
  法庭仍处起步阶段,希望大家多关心支持,多提宝贵意见建议。


 最高人民法院知识产权法庭
第一合议庭审判长  朱理


  下面我简单介绍一下为什么选择这个案件作为集中宣判周的收官案件。
  从案件所涉及的领域来说,它涉及到目前最前沿的药物领域——单克隆抗体的技术,这个技术是目前发展最快的生物分子药物,在抗肿瘤、自身免疫性疾病等方面都有很好的疗效,拥有非常巨大的市场。该案在最高法院知产法庭审理,也表明知产法庭已经处于前沿技术创新保护的第一线。
  从案件性质上来说,这是一件专利授权案件,是从科技研发到进入专利保护的开端,是专利制度发挥作用的重要起点之一。众所周知,最高法院知产法庭最重要的任务是保护创新,从而为科技研发人员提供创新动力,专利授权和确权案件审理是最核心的职能。
  从案件亮点来说,该案在创造性判断及如何避免后见之明两方面具有指导意义。
  创造性判断要考虑专利申请与现有技术的区别,考虑该区别在发明技术方案整体中发挥什么作用,解决什么样的技术问题。本案我们提出创造性标准要和说明书充分公开等其他标准区分开,使创造性标准更加稳定、一致。同时,要全面谨慎客观地评估发明的创造性,充分理解和尊重发明的实质贡献,避免事后诸葛亮的思维误区。


 全国人大代表、最高人民法院特约监督员、
北京市社会科学院法学所研究员  马一德


  非常感谢最高法院知产法庭给我一次学习的机会。自挂牌以来,最高法院知产法庭在提高中国司法审判的国际影响力、通过司法判决引导法律权威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
  今天宣判的案件瞄准了专利法实施以来关于创造性如何认定这一问题,对认定标准进行了梳理与引导,为国家知识产权局审理这类发明创造案件提供了依据,为人民法院审理此类案件提供了司法实践的经验。同时,通过本周集中宣判,也向全世界宣示了中国知识产权法官的业务能力和综合水平能力。
  另外,我提两个建议:一是通过总结司法审判规律,尤其是科技创新前沿方面的司法规律,为知识产权2035规划提供司法指引;二是加强媒体宣传,向世界展示中国知识产权的司法保护,凝聚社会共识,提升中国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的话语权。


科技日报记者  谢宏


  科技日报专门有一个互联网+科技法庭频道,希望以后能加强与知产法庭之间的合作,为发出中国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声音助力。
  另外,作为媒体人,也时常会在工作生活中遇到侵犯知识产权的事情,我们要加强对知识产权相关法律的学习,增强知识产权保护的法律意识。


 中国知识产权杂志执行主编  李雪


  从合议庭组成就可以看出今天案件的重量级和影响力。本周宣判的涉及网络通信领域多主体实施方法专利侵权案等一系列的案件,在行业内引发了热议和讨论。
  近年来,我们一直在关注生物医药的动态和案例,明显感觉不同领域的医药有很大差别,司法审判的难度和复杂性可想而知。
  本案判决对生物医药领域的知识产权保护以及专利审查提供了参考标准,有利于国内外创新主体准确预判中国对生物医药专利保护的审查尺度,进而对该领域的技术创新和知识产权保护起到引导作用。
  短短一年,知产法庭在案件审判、研究深度等方面已取得了世界瞩目的成就。不仅国内在关注知产法庭,国际也在关注法庭的每一个研究方向,知产法庭的法官们肩负着重大的使命,我们作为行业共同体中的一员,特别想借今天的机会向你们道一声辛苦了!


 北京市中伦律师事务所律师  闫晔


  十年前,我做专利诉讼去的是北京一中院,后来是北京知识产权法院,今年是最高法院知识产权法庭,作为见证中国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力度逐渐加强的专利律师,我感觉非常光荣。
  之前做诉讼时,国外当事人最大的担忧是法官能不能深刻理解其技术内核,让事实得到查明。法官的法律背景和当事人的技术背景差异较大,交流时难免遇到障碍。
  不过,这几年随着知识产权法院的成立、技术调查官的出庭,专利诉讼在中国越来越通畅。今天的案子让我学到了很多,也从侧面说明技术事实的查明是知识产权审判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法律硕士  陆迅


  最高法院知产法庭给我的印象是庄严神圣、创新前沿。
  旁听庭审中我也感受到了审判的专业性和客观性。在本案中,法官既需要掌握关于生物基因的自然科学知识,也要精通专利法,经过全面谨慎现实的评估作出判决。
  作为学生,这次旁听让我收获很大,书本的知识是相对固定的,只有在实践中了解前沿问题才能真正学好知识产权法。通过这次旁听,我对我们国家的知识产权行业和知识产权法的研究和发展充满了自信。(文字整理:王菁 徐昊)

责任编辑:知识产权法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