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要闻聚焦

重磅文章|王淑梅:忠实履行宪法法律赋予的职责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有力司法服务

发布时间:2023-03-04 11:14:23 来源:民主与法制周刊
  忠实履行宪法法律赋予的职责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有力司法服务

  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副部级专职委员、第三巡回法庭庭长 王淑梅

  人民法院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助力构建新发展格局,以公正高效司法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图为海南洋浦经济开发区。新华社记者 蒲晓旭/摄
  党的二十大对新时代新征程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作出全面部署,强调要全面推进国家各方面工作法治化,在法治轨道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报告专章论述、专门部署法治建设,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全面依法治国的高度重视,凸显了法治建设事关根本的战略地位,在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史上具有重要里程碑意义。报告对严格公正司法作出专门重要部署,这对人民法院工作提出新的更高要求。作为党领导下的国家审判机关,我国宪法赋予人民法院依照法律规定独立行使审判权的职责,刑事、民事、行政等各领域法律以及人民法院组织法等对人民法院依法履行职责作出明确规定。新征程上,人民法院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践行习近平法治思想,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切实把“两个维护”作为最高政治原则和根本政治责任落到实处,忠实履行宪法法律赋予的职责,严格公正司法,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有力司法服务。
  一、深刻理解党的二十大报告专章论述、专门部署法治建设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切实增强服务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
  党的二十大深刻把握国内外发展大势,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布局中突出了教育科技人才支撑、法治保障、国家安全工作。报告强调全面依法治国是国家治理的一场深刻革命,关系党执政兴国,关系人民幸福安康,关系党和国家长治久安,必须更好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保障作用,在法治轨道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充分体现了新时代新征程党和国家工作布局的进一步深化和拓展,充分彰显了我们党对中国共产党依法执政规律、社会主义法治建设规律、人类社会法治文明发展规律认识上的深化。一是体现了习近平法治思想的进一步丰富和发展。新时代十年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其中最重要的标志性成果就是形成了习近平法治思想,这是我们党百年来提出的最全面、最系统、最科学的法治思想体系,为发展马克思主义法治理论作出原创性贡献,实现了马克思主义法治理论中国化时代化新的历史性飞跃。报告在法治建设方面作出一系列新论断新部署,鲜明提出全面推进国家各方面工作法治化,明确坚持全面依法治国、推进法治中国建设的工作布局和实践要求,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习近平法治思想,是新征程上推进全面依法治国的行动指南。二是反映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应有之义。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方面。实现经济发展、政治清明、文化昌盛、社会公正、生态良好,必须更好发挥法治的引领、规范、保障作用,坚持在法治轨道上统筹社会力量、平衡社会利益、调节社会关系、规范社会行为,依靠法治解决各种社会矛盾和问题,确保我国社会在深刻变革中既生机勃勃又井然有序。三是回应了加快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依托,要坚持在法治轨道上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①。只有厉行法治才能更加有效保障国家治理体系的系统性、规范性、协调性,更好固根基、扬优势、补短板、强弱项,最大限度凝聚社会共识,切实把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治理效能,推动在法治轨道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行稳致远。四是明确了新时代新征程坚持全面依法治国的总体思路。报告从完善法律体系、推进依法行政、严格公正司法、法治社会建设等四个方面对推动法治中国建设迈向良法善治更高境界作出战略谋划。其中,科学立法是促进发展、保障善治的前提,法治政府建设是全面依法治国的重点任务和主体工程,公正司法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法治社会是构筑法治国家的基础。总的看,人民法院要深刻认识法治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保障、法治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内容,深刻理解中国式现代化理论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战略布局的理论支撑,围绕党的二十大提出的重要思想、重要观点、重大战略、重大举措抓好贯彻落实,切实维护国家政治安全、确保社会大局稳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保障人民安居乐业,以法治现代化服务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服务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二、牢牢坚持党对司法工作的绝对领导,在习近平法治思想指引下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
  人民法院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忠实履行宪法法律赋予的职责,最重要的是自觉坚持党对司法工作的绝对领导,始终牢记党的领导是我国社会主义法治之魂,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确保人民法院工作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前进。新时代十年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人民法院紧紧围绕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工作目标,坚持“司法为民、公正司法”工作主线,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导树立正确司法理念,健全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跟踪落实机制,切实把党的绝对领导落实到审判执行全过程各方面,引领和推动人民法院工作发生深刻变革、实现长足发展。新征程上,人民法院要把党的绝对领导落实到工作全过程各方面,严格执行《中国共产党政法工作条例》,抓紧抓实党的政治建设,把政治建设和业务工作深度融合,把讲政治、讲法治、讲学习、讲担当、讲纪律的要求落到实处,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要增强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自信、底气、定力,立足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坚持从实际出发,扎根中国文化,遵循司法规律,解决中国问题。要坚持用习近平法治思想蕴含的立场观点方法分析解决司法实践问题,不折不扣做到“十一个坚持”,关键是在习近平法治思想指引下树牢新时代社会主义司法理念,牢记“公平正义是司法的灵魂和生命”②,在研究制定司法解释、司法政策和推动具体工作中,善于把政治、大局、国情上的考量和依照法律规定、立法精神结合起来,把法律的专业判断与人民群众朴素的公平正义观融合起来,实现案件办理法律效果、政治效果和社会效果相统一。要始终坚持利民为本,践行司法为民宗旨,把体现人民利益、反映人民愿望、维护人民权益、增进人民福祉落实到法院工作全过程,深刻认识“只有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把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贯穿立法、执法、司法、守法各个环节,加快完善体现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的法律制度,保障公民人身权、财产权、人格权和基本政治权利不受侵犯,保障公民经济、文化、社会等各方面权利得到落实,才能确保法律面前人人平等”③,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日益增长的新需求新期待,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公平正义就在身边。要坚持问题导向和系统观念,聚焦制约司法能力的深层次问题、司法实践面临的新问题、人民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加强调查研究,运用系统思维分析提出有针对性的解决问题新思路新办法,推动人民法院工作实现高质量发展。
  三、落实统筹发展和安全要求,坚决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
  党的二十大报告专章论述“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坚决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对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的总体要求和重点任务作出部署。新时代十年来,人民法院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坚决维护国家政治安全特别是政权安全、制度安全,始终保持严惩腐败犯罪高压态势,依法严惩各类危害群众生产生活安全的犯罪,为新时代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续写社会长期稳定奇迹作出积极贡献。新征程上,人民法院要深刻认识国家安全是民族复兴的根基、社会稳定是国家强盛的前提,落实统筹发展和安全要求,坚定不移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不断提高维护社会政治大局稳定特别是政治安全的能力,依法惩治犯罪、保护人民、定分止争、化解矛盾,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发展格局,坚决维护国家安全、社会安定、人民安宁。要严厉打击渗透破坏颠覆、间谍、暴力恐怖、民族分裂、宗教极端等犯罪,坚决维护国家政权安全、制度安全、意识形态安全。要深入推进扫黑除恶常态化,依法严惩严重暴力犯罪、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犯罪、危害公共安全犯罪以及涉枪涉爆、黄赌毒等犯罪,维护社会大局稳定。要依法严惩重大责任事故、危害食品药品安全、电信网络诈骗等人民群众深恶痛绝的犯罪,保障人民安居乐业。要在社会基层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加大涉法涉诉信访化解力度,切实发挥人民法庭在服务基层治理、人民群众等方面作用,促进完善社会治理体系,及时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
  四、牢记“国之大者”担当履职,以高质量司法服务中国式现代化建设
  习近平总书记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强调,要正确理解和大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强调坚持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增强国内大循环内生动力和可靠性,提升国际循环质量和水平,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坚持推动经济发展在法治轨道上运行,依法保护产权和知识产权,恪守契约精神,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新时代十年来,人民法院紧扣高质量发展要求,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围绕打好三大攻坚战、国家重大战略实施、优化营商环境、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等出台司法服务政策,审理张文中案等一批标志性案件,把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落到实处,努力做到司法工作与经济社会发展阶段相适应。新征程上,人民法院要立足“两个大局”,牢记“国之大者”,主动服务和融入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积极服务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努力以高质量司法服务高质量发展。要加强各类产权和企业家合法权益保护,严格落实对国企民企、内资外资的依法平等保护、平等对待,严格区分经济纠纷、行政违法和刑事犯罪,坚决落实“两个毫不动摇”,推动完善产权保护、市场准入、公平竞争、社会信用等市场经济基础制度,着力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要树牢保护知识产权就是保护创新理念,落实《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纲要(2021—2035年)》,完善国家层面知识产权案件上诉审理机制,加大对关键核心技术、重点领域、新兴领域等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力度,落实惩罚性赔偿制度,严格依法保护发明创造和创新主体合法权益,推动健全新能源、大数据、人工智能、基因技术、集成电路、生物制造、绿色低碳等领域知识产权保护规则,服务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服务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要加强反垄断和反不正当竞争司法,推动建设高效规范、公平竞争、充分开放的全国统一大市场,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要通过公正裁判明确交易规则、行为边界,依法保护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和消费者合法权益,促进数字经济、平台经济规范健康发展。立足司法助力探索有利于数据安全保护、有效利用、合规流通的产权制度和市场体系,推动健全数据要素权益保护制度。要围绕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依法审理生产、分配、流通、消费等领域纠纷,营造更有利于充分发挥消费基础作用和投资关键作用的法治环境。要依法妥善审理金融、房地产、破产等案件,配合做好保交楼、保民生、保稳定各项工作,助力打通堵点,推动运用市场化、法治化手段有效防范化解重大经济金融风险。要围绕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区域重大战略、主体功能区战略、新型城镇化战略实施,完善司法服务保障措施。要全面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围绕保障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强化司法保障,聚焦底盘技术、核心种源、关键农机装备等领域加强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妥善化解各类涉农纠纷,推动完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有力服务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要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加强环境资源审判工作,加快完善环境资源刑事、民事、行政案件“三合一”审判模式,服务环境污染防治、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碳达峰碳中和等重大部署实施,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服务美丽中国建设。要统筹推进国内法治和涉外法治,依法平等保护中外当事人合法权益,确保中外当事人诉讼地位和诉讼权利平等、法律适用和法律保护平等,全面提升涉外司法质效,深化国际司法交流合作,助力稳步扩大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服务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对外开放,服务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五、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依法保障人民群众合法权益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前进道路上必须牢牢把握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这一重大原则,对增进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生活品质作出战略部署,强调要坚持把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现代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着力维护和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着力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新时代十年来,人民法院始终牢记人民至上是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必须恪守的最大逻辑,忠实践行司法为民宗旨,扎扎实实办理好每一个司法案件,有力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让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新征程上,人民法院要牢记司法为民是人民法院的根本宗旨,坚持站稳人民立场,全面准确适用民法典,妥善审理就业、教育、医疗、养老、育幼、住房、社会保障等涉民生领域案件,深化家事审判改革,加强妇女、儿童、老年人、残疾人合法权益保护,加强个人信息司法保护,强化民生司法保障。要结合新形势新任务,服务更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及时、实质性化解矛盾纠纷,帮助市场主体纾困解难,精准服务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工作。要巩固提升基本解决执行难成果,健全解决执行难长效机制,完善网络执行查控、失信联合惩戒等制度机制,推进执行难综合治理、源头治理,及时兑现当事人胜诉权益。要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充分发挥司法教育、评价、指引、规范功能,通过强化裁判文书说理、发布典型案例、加强法治宣传等形式,推动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法治建设,旗帜鲜明保护英烈权益,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要健全中国特色一站式多元纠纷解决和诉讼服务体系,为群众提供立案、调解、交费、送达、庭审等便捷高效的在线诉讼服务,依托人民法院调解平台等加强纠纷多元化解,在着力解决急难愁盼问题上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
  六、坚持严格公正司法,加快建设公正高效权威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
  党的二十大报告围绕保障和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强调公正司法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要加快建设公正高效权威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新时代十年来,人民法院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司法体制改革的重大部署,全面落实司法责任制,健全人民法院组织体系,强化审判权力制约监督,加强智慧法院建设,审判质效和司法公信力显著提高,审判体系和审判能力现代化加快推进。新征程上,人民法院要围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这一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立足司法落实好“一规划两纲要”,服务全面推进国家各方面工作法治化。要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谱写新时代中国宪法实践新篇章——纪念现行宪法公布施行40周年》重要文章精神,服务加快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正确贯彻实施宪法法律,大力弘扬宪法精神,坚决维护国家法治统一。深化行政审判体制机制改革,促进行政争议实质性化解,服务法治政府建设。加强法治宣传教育,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服务加快建设法治社会。要围绕严格公正司法深入推进司法领域改革创新,坚持以改革的思维和办法解决改革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遵循司法规律,在新的起点上努力创造更高水平的社会主义司法文明。要深化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在全面准确落实司法责任制上下功夫,统筹抓好司法责任制综合配套改革、四级法院审级职能定位改革等重点改革任务落实,推动各项改革更加系统集成、协同高效。要深入推进以审判为中心的刑事诉讼制度改革,推动健全公安机关、检察机关、审判机关、司法行政机关各司其职、相互配合、相互制约的体制机制,促进优化司法职权配置,加快构建科学合理、规范有序、权责一致的司法权运行新机制。坚持放权与监督相统一,强化对司法活动的制约监督,压紧压实院庭长、职能部门监督管理责任,构建与新型审判权力运行机制相适应的制约监督体系。要坚持科技赋能,深化智慧法院建设,更好服务审判执行工作、服务法官办案、服务人民群众。
  七、落实全面从严治党政治责任,锻造忠诚干净担当的过硬法院队伍
  党的二十大报告对坚定不移全面从严治党、深入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作出战略部署,强调必须时刻保持解决大党独有难题的清醒和坚定,全面推进党的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新时代十年来,人民法院坚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扛牢扛实全面从严治党政治责任,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和队伍教育整顿,广大干警接受革命性锻造,纪律作风持续好转,能力素质显著提升。新征程上,人民法院要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认真学习新修改的党章,常态化长效化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深入开展理想信念教育,教育引导干警牢记“三个务必”,筑牢政治忠诚。要牢记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党的自我革命永远在路上,把严的基调、严的措施、严的氛围长期坚持下去,持之以恒正风肃纪反腐,巩固深化队伍教育整顿成果,严格执行防止干预司法“三个规定”、新时代政法干警“十个严禁”等铁规禁令,着力提高一体推进“三不腐”能力,一刻不放松纵深推进人民法院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以零容忍态度严惩司法领域腐败问题。要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抓实作风建设,持续纠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坚决防止反弹回潮、隐形变异。要认真贯彻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加快推进队伍革命化、正规化、专业化、职业化建设,加强法治人才培养,坚持严管和厚爱相结合,努力锻造政治强、业务精、务实担当、清正廉洁的过硬法院队伍。
  新时代新征程,做好审判执行各项工作责任重大。人民法院将深入践行习近平法治思想,牢记初心使命,务实担当,真抓实干,忠实履行宪法法律赋予的职责,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前进,切实把党的二十大提出的目标任务落到实处,努力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新贡献。
  注释:
  ①参见习近平:《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有力法治保障》,载《求是》2021年第5期,第10页。
  ②习近平:《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有力法治保障》,载《求是》2021年第5期,第13页。
  ③习近平:《谱写新时代中国宪法实践新篇章——纪念现行宪法公布施行40周年》,载《人民日报》2022年12月20日,第1版。
责任编辑:知识产权法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