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止‘把说了当做了’‘把做了当做好了’,关键是用心、做实!”党的102周年华诞之际,6月30日至7月1日,最高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张军率最高法调研组深入广西法院,围绕抓实抓好主题教育,检视司法审判工作中的差距和不足,更好把思想自觉落实到行动自觉展开调研。
在南宁铁路运输中级法院,调研组了解到,近年来,宁铁中院在诉源治理上下功夫,针对“被法人”“被股东”、房产过户风险漏洞等问题,积极发出司法建议,从源头上减少、防止纠纷发生。张军指出,“既然已经意识到可以通过司法建议来解决问题,也尝到了甜头,那就更要进一步做深,和被建议单位共同推动完善机制、改进工作,携同把司法建议做实。”了解到该院涉诉信访数量总体不多的情况后,张军指出,“整体能忙得过来,就要在办理质量上提出更高要求,以‘如我在诉’的精神做实‘有信必复’。对当事人的诉求逐项讲清道理、释明法理,这样才能让当事人接受、社会认同,才是厚植党的执政根基。”“可不能把法条罗列之后,简单一句‘遂依法驳回你的申请’。”
南宁市西乡塘区人民法院收案量在南宁市基层法院中排名靠前。调研组与广西高院、南宁中院、西乡塘法院领导同志坐下来,一起研究如何把“抓前端、治未病”的工作进一步做深做实。西乡塘法院院长向调研组介绍,经过分析,案件多发主要集中在城中村区域、集中在房屋租赁领域,目前主要从诉调对接方面想办法。张军指出,“发现问题是解决问题的基础,既然‘诉源’找到了,就为进一步从‘思想自觉’到‘行动自觉’打下了很好的基础。可以把案件来到法院后的诉调对接花费的精力、付出的司法资源往前延伸,把对人民调解的业务指导做得更实,让矛盾纠纷止于萌芽,努力在村、镇、社区、街道妥善化解,让社会更加和谐有序,从而促进国家和社会治理。”
“今天是我们党的102岁生日,我们在这里以这种形式一起研究如何把党的绝对领导在法院工作中贯彻落实到位。请代表们、法院同志们在发言中只讲问题、只提建议,不要‘表扬’、不讲成绩。”在广西高院举行的座谈会上,调研组与全国人大代表班宁、覃建宁、蒙全、谭国鹤以及广西法院的同志边说边议、“同题共答”。“有的工作请示,上级法院反馈比较慢”“法律适用分歧解决机制作用发挥不够,特别是中院、基层院审判工作中遇到的问题难以得到及时指导”“对司法责任制的认识不到位,有的院庭长不敢管、有的法官不愿被管”“对群众来信答复的质量还不高”“全区二季度‘三个规定’填报数量比一季度翻了倍,我们感到高兴,更感到惭愧”“建议总结推广各地诉源治理方面探索的有益经验,共同提升工作质效”“全国人大常委会刚刚决定设立全国生态日,建议法院进一步加强环境司法工作,通过以案释法,解决思想认识上的误区”“建议加大法院干警上下交流、东西互通力度,帮助提升边疆地区司法能力”……针对这些问题,调研组认真记录,同与会代表一道逐项研究解决办法。广西高院党组书记、院长黄海龙及其他院领导有针对性地谈了存在的问题和下一步打算。
审判与管理齐抓。审判管理全国法院都要抓实,是否还存在就案办案、就审判说审判的情况?抓好法官队伍建设,科学管理必须跟上。要严格落实党中央部署,在全国法院开展全员考核,切实发挥绩效考评的指挥棒作用。考核的效果关键在于“一把手”重视,党组织书记要切实担起责任,让能干的人更有劲头,让相对弱的同志感到压力,调动大家的积极性。
调研组一行还看望慰问了一线法院干警,与当事人、人民调解员、驻法院诉调对接的律师和公证员沟通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