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要闻聚焦

杭州中院院长陈志君参加世界知识产权大会开幕式并在专题研讨会上作主旨发言

发布时间:2024-10-21 15:07:57 来源:杭州知识产权法庭
  世界的目光,再一次聚焦钱塘江畔。

  2024年国际保护知识产权协会世界知识产权大会于10月19日在杭州开幕,国家主席习近平向大会致贺信。本次大会主题为“知识产权的平衡保护与创新发展”,由中国贸促会、国际保护知识产权协会共同主办。杭州中院院长陈志君应邀出席开幕式。

  10月20日,大会举行“中国知识产权审查和保护”专题研讨会。本次研讨会由国际保护知识产权协会(AIPPI)第一副会长Lorenza Ferrari Hofer女士主持,最高法院、国家知识产权局及杭州中院受邀参会并发言。

  杭州中院院长陈志君以《加强知识产权司法保护营造一流法治化营商环境》为题进行主旨发言,向中外与会代表介绍杭州法院在知识产权审判中适用临时禁令、惩罚性赔偿制度、证据保全、技术调查官制度及在线审判等相关经验做法。

加强知识产权司法保护

营造一流法治化营商环境

  习近平主席强调,“保护知识产权就是保护创新”。杭州是中国首批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示范区建设城市,数字经济活跃,创新创业氛围浓厚。截至2024年7月,杭州市场经营主体总量超195万户,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超17万件,PCT国际专利申请量超1万件。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的全球创新指数GII报告显示,杭州以单个城市作为独立科技集群,连续三年位列全球15大GII科技集群之一。
  杭州法院历来高度重视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工作。2017年9月,经最高人民法院批准,杭州知识产权法庭成立,集中管辖杭州、湖州、衢州等地市的技术类知识产权案件。该类案件直接上诉至最高人民法院知识产权法庭。杭州两级法院充分发挥知识产权审判职能,每年审理知识产权案件1万余件。
  下面,我围绕严格保护、同等保护、数智保护三个方面,谈一谈杭州法院在知识产权司法保护方面所做的工作和努力。
  一、坚持“严格保护”理念,让创新真正受到保护
  我们注重加大对侵犯知识产权犯罪行为的刑事打击力度,每年审理知识产权刑事案件100余件。我们严格落实知识产权民事侵权的惩罚性赔偿制度,在数十起案件中适用惩罚性赔偿,严惩重复侵权、恶意侵权行为。在“扬麦25”小麦植物新品种侵权案中,针对被告在网络平台公开宣传销售无标识、标签的侵权种子,我们依法适用惩罚性赔偿,充分维护品种权人的合法权益。该案被最高人民法院知识产权法庭确定为种业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典型案例。
  我们用好举证责任分配及转移、举证妨碍推定、文书提供命令等证据规则,降低权利人的举证难度;加强证据保全、行为保全等临时措施的运用,提高权利救济的时效性。在审理的“蓝月传奇”游戏著作权侵权案中,考虑到网络游戏的生命周期短,如果等待全案生效判决,原告的损失可能将难以弥补。我们在该案中率先探索“先行判决+临时禁令”救济模式,就“停止侵权”的部分诉讼请求作出先行判决,并发出“责令被告立即停止侵权行为”的临时禁令裁定。
  帮助法官破解技术难题,为知识产权审判提供技术支撑,我们邀请大学教授、科研专家等组建了一支47名专职、兼职的技术调查官队伍,并通过技术调查、技术咨询、技术鉴定、专家陪审、专家辅助人等多元化技术事实查明机制。
  二、坚持“平等保护”原则,积极营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国际化营商环境
  我们依法公正审理好每一起涉外知识产权纠纷,平等保护中外主体合法权益。近五年,杭州法院共受理涉外知识产权案件2500余件,权利人来自美国、欧盟、日本、韩国等国家和地区。美国惠氏公司起诉的侵害“惠氏”商标权及不正当竞争纠纷案,考虑“惠氏”商标知名度高、被告攀附惠氏公司商誉及字号的恶意明显,且涉案产品关乎婴幼儿健康安全等因素,我们按侵权获利的4倍计算损害赔偿金额,全额支持惠氏公司3055万元的诉讼请求。FMC公司起诉的侵害发明专利权纠纷案,我们及时作出判决。判决作出后FMC公司来信感谢中国法官坚定了FMC公司在中国继续进行科技创新的信心。
  三、探索“数智保护”新模式,精准回应数字化时代知识产权保护新需求
  2017年8月,杭州互联网法院成立,探索用互联网方式审理涉互联网知识产权案件,实现存证、立案、开庭、调解、送达等全流程线上诉讼,网上立案率达98.5%,电子送达率达93%、在线庭审率达99.6%。杭州互联网法院首创异步审理模式,对于简易知识产权案件经当事人同意后,可非同步线上完成证据交换、法庭询问、调解等审理活动,突破时间、空间界限,便利当事人诉讼。
  我们运用“版权AI智审”,以技术手段辅助图案溯源、创新比对、相似比对,提升著作权案件审理效率和准确度;运用“云上物证室”,通过3D扫描设备对实物证据进行数字化采集并上链存证,解决实物证据移送和物证存储的难题。
  我们积极探索涉人工智能、数字藏品、数据权益、算法等案件裁判规则,审理了一批在中国有影响力的典型案例。在首例虚拟数字人侵权案中,我们对虚拟数字人的法律属性进行了司法界定,厘清了虚拟数字人这一新技术新业态的相关知识产权权利归属及合理使用边界,探索人工智能时代知识产权的保护路径。该案被最高人民法院确定为2023年度人民法院十大案件。
  发展永无止境,创新引领未来。我们深感知识产权保护工作任重道远,国际合作大有可为。我们期待能与AIPPI加强交流互鉴,开展务实合作,共同为全球知识产权保护贡献智慧和力量!
  在大会展区,中外参会代表饶有兴致地观看了杭州法院知识产权审判工作特色亮点的展板和宣传手册,对杭州法院打造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示范地的系列举措表示认可和肯定。
责任编辑:知识产权法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