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最高人民法院知识产权法庭(以下简称知产法庭)这个守护创新的集体里,一场关于青春与智慧的实践之旅正书写着新篇章。
近日,知产法庭迎来了“收获”与“播种”交汇的时刻:来自中国人民大学等7所知名高校的首批30名知识产权专业实习生圆满完成实习任务,带着满满的收获返回校园;与此同时,充满活力的第二批30名实习生已顺利完成岗前培训,正式加入,接续这场“知”识探索之旅!
满载而归:首批实习生的“知”产成长记
回望过去的实习时光,首批知识产权专业实习生们在知产法庭经历了从校园到司法实务部门的精彩蜕变,留下了坚实的成长足迹。
深度融入“审判一线”
在资深审判长及法官“手把手”指导下,实习生们深度参与案件办理辅助工作。
他们是证据海洋的“淘金者”:帮助法官系统梳理复杂的技术图纸、实验数据、源代码,学习如何在庞杂信息中精准识别关键证据,为后续法律分析奠定坚实基础;
他们是技术事实的“协查员”:在涉及高精尖技术案件中,协助法官整理技术术语表、绘制技术原理示意图、梳理技术发展脉络,参与组织技术调查官会议、整理专家咨询意见,亲身感受如何在法律与技术交叉的“无人区”探寻真相;
他们是庭审现场的“思考者”:全程旁听庭审,零距离感受高水准的法庭调查、激烈专业的质证辩论、法官对技术事实的精准发问以及对庭审节奏的娴熟掌控;
他们接触大量涉及专利、植物新品种、芯片等前沿科技领域的复杂疑难案件,书本上的法条在真实鲜活的案例中变得立体而深刻,极大地拓宽了专业视野。
解锁司法前沿“知识宝藏”
“我们首创让实习生参与法庭案件裁判文书的判后审读,让大家能从整体上原汁原味了解案件,深刻体会裁判文书‘一字千钧’的分量和严谨、精准、逻辑严密的表达要求。”知产法庭副庭长朱理介绍。
法庭专为实习生开设“知实研习堂”,每周由资深法官结合自身办理的典型案例现场授课,深入剖析前沿法律争议焦点、技术事实查明难点和裁判规则精髓,让他们在真实、复杂、疑难案件中迅速提升专业敏感度和实务能力。
法庭创新党建学习形式,定期开展“微党课”活动,实习生们也可以像法庭工作人员一样,围绕知识产权保护与国家发展、青年使命等主题,自主选题、精心准备、登台分享,在一次次深刻的交流研讨中切实强化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的青年担当。
法庭定期开展主题党日活动,组织实习生们走出法庭,赴科技园区和知名科技创新企业参观,直观感受知识产权如何驱动产业升级。
感悟法治“匠心精神”
在朝夕相处中,实习生们深刻感受到知产审判高度的专业性、技术性和挑战性,更被法官们为守护创新而精益求精、严谨细致的职业精神所深深感染。
“知识产权审判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保障,青年人才是这项事业的未来。知识产权专业实习生项目是我们精心打造的‘育苗圃’,让同学们在最前沿的司法实践中经风雨、见世面、长才干,希望你们把在知产法庭所见所学所悟,化作未来投身知识产权法治事业的强大动力,也期待你们常回来看看!”法庭主持日常工作的副庭长郃中林深情勉励实习生。
“老师们不仅传授给我们专业知识,更重要的是教会我们如何明法析理、如何在保障权利和激励创新之间寻求平衡的法律观和方法论。在我所有的实习经历中,在知产法庭的实习无疑是内容最为丰富的,而这些丰富的活动背后离不开法庭各位领导和老师的付出。”来自中国人民大学的辛佳东同学动情分享。
他们的成长,是知产法庭精心培育的硕果初结。
薪火相传:新力量注入,梦想再启航
带着对知识产权法治事业的憧憬与扎实的专业功底,第二批30名知识产权专业实习生已齐聚知产法庭,在紧凑充实的岗前培训中,他们迅速融入了这个专业、严谨又不失活力的集体。
“能够踏入国家最高审判机关的知识产权专业殿堂学习实践,是梦想成真!我们将珍惜机遇,虚心学习,努力在前辈们的引领下,在每一个案件细节中汲取养分,贡献自己的青春智慧。”第二批实习生们信心满满,眼神中充满期待。
让我们共同期待第二批实习生接好“接力棒”,继续探索、学习和成长,在这片守护创新的热土上留下属于自己的青春印记。